声音无处不在,但当声音过于吵闹,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了噪音污染。为了加强对噪音污染的重视,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4月16日被设为“世界噪音日”。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噪音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严重的噪音有可能损伤听力,诱发多种疾病。而城市噪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社会生活噪音、交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和工业噪音。
生态环境部《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
2021年,噪声投诉举报量持续居高
在约401万件噪声投诉举报中
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
共接到的45万余件公众环境投诉举报中
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5.0%
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
202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开始实施;2023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等16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噪声污染防治进入了新阶段,通过创新科技手段实现城市声环境降噪成为大势所趋。
作为中科院声学所的产业化公司
和声学创新技术和应用的领导企业
清听声学 自创立以来
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创新
赋能城市声环境优化和改造
依托定向发声、噪声检测、
声源定位、声音成像等创新声学技术
创建了声感城市-城市声环境创新感知平台
聚焦城市噪声管控和治理
引入“城市空间声场”概念
从“噪声监测”“噪声定位”“噪声治理”
实现【城市声环境立体监测和综合治理】
的完美闭环
进而提升城市声环境的
精细化治理和科学化监管水平
清听声学立足城市整体声环境改善和提升,先后推出了诸多声学+创新科技降噪应用方案,已在全国多省市落地运用,有效解决城市多种噪音污染问题。
1、声学+教育创新应用
系统通过多项自主科技成果转化,集成了全球领先的定向声技术,实现设备发出的声音被集中在固定区域内均衡传播,超出范围后,声音大幅衰减至环保值,有效解决校园广播引发的各种噪音扰民问题。
2、声学+文体旅创新应用
以独家专利的定向声技术为核心,把声音有效控制在30°夹角范围内,范围外的音量会衰减至环保标准,能够有效解决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引发的扰民问题。同时采用大数据、互联网+的运用方式,集“文化宣传”、“社区服务”、“基层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简单易用,助力政府实现从线上到线下文体事业创新发展。
3、声学+交通创新应用
以先进声源定位技术为核心,以波达方向定位技术、波束形成技术、自动噪音抑制技术为基础,对现有道路交通执法系统进行科技化、数字化升级,形成从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到执法提升的“绿色交通”闭环。“识别-定位-抓拍-处理”耗时不超过2秒,综合准确率>95%,提供完整采集终端到执行终端的智能应用,助力交警快速、高效执法。
从“宁静校园”到“宁静社区”,从“宁静城市”到“宁静中国”,未来清听声学将继续依托自身在“科技降噪”领域的积累和实力,从“城市声景营造”角度,大力推动“声感城市”创新声环境感知治理综合平台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场景化、多维度、全流程的进行城市噪声管控和治理,积极参与健康声环境建设,还静于民,重塑城市声态链。
值此世界噪音日,清听声学也呼吁大家提升噪声防控意识,践行声音环保理念,让生活安静一点,让生活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