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来袭!噪声扰民拒不改正将面临拘留,清听声学以创新科技守护城市安宁
日期:2025-07-21 15:54:59 发布者:本站
导语
深夜被楼上装修声惊醒,广场舞喇叭震得窗户发颤,邻居宠物持续狂吠半小时......这些困扰万千家庭的噪声难题,即将迎来法律重拳。2026年1月生效的新《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经劝阻仍不改正的噪声扰民行为,可直接处以行政拘留。
新法解读
噪声治理进入强监管时代
2025年6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新法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作出前所未有的严格规定,对于违法产生社会生活噪声,经第三方劝阻、调解后仍不改正,持续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可处5日以下拘留,并提高罚款额度。
与过去仅罚款的处理方式不同,新法建立了“警告→罚款→拘留”的阶梯式处罚体系,显著提升对顽固性噪声扰民的震慑力。尤其针对屡教不改或恶意制造噪声行为,警方可直接采取强制措施。
新规突破性地明确,即使噪声未超法定分贝限值,只要长期、故意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生活安宁,即可认定为违法。这意味着,公共场所活动(广场舞、聚会喧哗)、深夜宠物吠叫、持续的钢琴练习、报复性使用“震楼器”等行为,都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全国行动
多城市打出噪声防治组合拳
呼应国家法律升级,全国多个城市提前布局噪声防控体系,倡导从源头治理这一“看不见的污染”。上海等地纷纷推出2023–2025或2024–2025年度方案,强调“2025年起公开报告”制度化,深化监测、源头控噪、社会治理。地方治理从“布点治理”向“智慧精细化”演进,涵盖定向音响技术、夜经济社区治理、自律联盟等创新措施。
上海
《2025上海市噪声防治报告》于2025年7月3日发布,响应“十四五”计划要求,各行政区将年报常态化。报告亮点包括广场舞专项治理,2024年城市公园设立监测设施、划定活动区,开展巡查;积极推广先进治理技术,闵行区采用定向声技术,将声能聚焦30°范围内,减少声音外溢。
深圳
深圳为落实《深圳市宁静城市建设规划(2023–2027年)》,由生态环境局、教育局等共7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宁静城市建设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方案》,明确在社会生活噪声治理方面积极推广定向扬声技术,2024年4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指出:“全市已有20余个社区(公园)将定向音响应用于广场舞,累计安装约80余台。宝安区海滨中学试点安装8台定向音响用于校园噪声扰民治理。
成都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以强化行业监管为抓手,加强噪声源头防治,通过智慧监管与社会共治,推动噪声污染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多家媒体报道提及,多校园如浣花小学及石室成飞中学,已安装多套操场定向音箱,既满足教学又不扰民,通过定向发声技术,实现声音精确控制,有效解决噪扰问题。
浙江宁波
2025年7月《北仑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指出,鼓励采用“定向喇叭等噪声控制措施”,以管理广场舞等社会生活类噪声,同时推动公共场所安装自动噪声监测与显示设施。
技术赋能
清听声学引领噪声防治创新实践
作为国内声学创新应用领导企业,清听声学深耕行业10年一直专注声学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持续围绕噪声污染治理问题精耕细作,在定向发声技术领域,清听声学拥有先导性和创新优势,从“宁静校园”到“宁静社区”,从“宁静城市”到“宁静中国”,始终聚焦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声环境优化和改造。
清听声学运用独家定向发声技术,为教育、文体旅、交通行业定制智慧化降噪方案,通过定向声场控制实现源头降噪,助力构建和谐宁静的公共声环境。
01 源头降噪,打造宁静社区
清听声学智慧舞场系统,以独家专利的定向声技术为核心,把声音有效控制在30°夹角范围内,范围外音量则衰减至环保标准,可有效解决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引发的扰民问题。同时采用大数据、互联网+的运用方式,集“文化宣传”、“社区服务”、“基层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简单易用,助力政府实现从线上到线下文体事业创新发展。
02 科技降噪,守护宁静校园
清听声学安静操场系统通过多项自主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全球领先的定向声技术,实现设备发出的声音被集中在固定区域内均衡传播,超出范围后,声音大幅衰减至环保值,有效解决校园广播引发的各种噪音扰民问题。
2025年清听声学凭借自主研发的“安静操场系统”成功入选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独创的“波束成型”定向声系统,早在2021年就已入选《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技术依托单位名单。其“安静操场系统”以卓越性能备受瞩目,不仅屡获央视《新闻直播间》专题报道的认可,还荣获了生态环境部的高度赞誉,充分彰显清听声学在环保降噪领域的领先地位。
03 声源定位,创享宁静城市
清听声学违法鸣笛/炸街车抓拍系统,以先进声源定位技术为核心,对现有道路交通执法系统进行科技化、数字化升级,形成从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到执法提升的“绿色交通”闭环。“识别-定位-抓拍-处理”耗时不超过2秒,综合准确率>95%,提供完整采集终端到执行终端的智能应用,助力交警快速、高效执法。
新规以法治刚性筑牢噪声治理底线,清听声学则凭借全球领先的定向声技术,为城市噪声管控提供创新解法。未来,清听声学将持续深化“动静分治”的声学新范式,以科技重构城市声场秩序,让喧嚣归于有序,宁静回归生活。通过覆盖生态、生活、教育、出行等全方位声环境守护,清听声学致力于成为新规落地的科技支撑,以创新之力守护每一寸城市安宁,助力构建“宁静中国”的和谐健康声环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