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污染正在成为建设宜居智慧城市的短板!
日期:2017-07-06 06:59:36 发布者:本站
清脆的鸟鸣声、潺潺的溪流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雨水击打着地面“啪嗒啪嗒”作响……你有多久没有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了?
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工业化进程带来的汽鸣声;也许你沉迷于灯红酒绿的生活,享受低音炮的轰鸣与动感的节奏;当然,也有人一直在繁杂的声音中寻找最原始的那个音符。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我国城市的声环境现状很不乐观。据环保部披露,2015年全国1/4城市夜间声测不达标,1/3环境投诉源自噪声。
《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2016年相关部门共收到环境投诉119.0万件,其中噪声投诉52.2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近半数。噪音污染的形式越来越复杂,正在成为建设宜居城市的短板。
数据来源:环保局
噪声污染影响大吗?
由于这种污染比较分散,个体感受差异也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噪声污染危害的严重性。但事实上,其危害不亚于空气、水、土壤等三大污染。
几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曾发布一份关于噪声污染对健康影响的全面报告《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根据该报告,噪声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噪声污染不仅会使人产生消极、烦闷的心理状态,影响睡眠质量,损伤听觉器官,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引起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由此足见,噪声污染的危害不容小觑。
噪音的主要影响与危害
一是影响听力。听力的损伤程度在噪音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有关。在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噪声性耳聋发病率可达5%。有检测表明,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后就会听力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
二是影响学习工作,干扰睡眠。医生为病人听诊时正确率仅为8%,如噪音达到100到200分贝时几乎每个人都会从睡梦中醒过来。
三是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这主要表现在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过高。
四是危害中枢神精系统。在强噪声环境中,会出现头痛,耳鸣多梦,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
五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人做过调查,在噪音环境下的儿童的智力比在安静环境下的儿童低20%。
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该地区的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并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暴躁,易怒。在法国每4个神经病者中有3人是噪音引起的;在巴黎和东京的自杀事件中有35%是由噪音引起的;另有35%的犯罪狂与噪音有牵连,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不同的噪音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断续型噪音对人的影响比连续性噪音影响更大,夜间噪音比白天噪音影响更大。据统计,在美国有84%的人口受到噪音的严重干扰,20%的人口处在听觉损害的强噪音威胁之下。
治理噪音刻不容缓
目前城市的噪音污染正在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据《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在各类环境噪音的投诉中,商业、邻里、广场舞等其他类噪声投诉占社会生活类噪声投诉的55.4%。
然而,相比建筑施工产生的夜间噪音,有明确的施工规定,只要足够重视,严格执法,监督起来并不困难。社会生活噪音由于城市音源复杂,噪音取证难,很难界定超标的噪音主体。除此之外,噪音污染种类繁杂,其监督管理涉及环保、工商、城管、公安机关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对于噪音的管理权限分工并不明确。还有的噪音问题,涉及邻里纠纷,公众既是噪音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噪音制造者,就更难厘清其中的责任。最终导致管理多头,投诉无门。
按照我国标准规定,居住区昼间噪音不得高于55分贝,夜间不得高于45分贝。治理噪音污染,相关部门和公众都应该行动起来,尽快解决取证难、多头交叉管理等问题,明确监督执法的主体和责任。同时,在科技强国的时代,我们更要利用科技的力量,从声音源头上寻找解决方案。要建设宜居的智慧城市,必须尽快补上这一块短板!
清听声学先试先行,今年6月受邀于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这一刻》栏目组,共赴北京两个长期受广场舞噪音困扰的小区,提供调解方案。